專業之外,要能與人連結
成績以外的多元發展,更是哈佛這所一流學府珍視的價值。
林晉毅分享,無論是哈佛大學,或是他也嘗試申請的史丹佛大學,在面試作業中都有類似的申論題:你覺得現在的社會,面對最大的困難跟挑戰是什麼?你希望親眼目睹哪個歷史事件?如何解決某兩國之間的問題?
這對於平時在生物研究之外,熱愛閱讀的林晉毅而言,並不是棘手的任務。他最喜愛的作家是常常在臉書對社會議題發表評論的簡維萱,「他常常探討社會、性別、歷史、文化議題,不知不覺我也跟著吸收很多。」與一般人想像中的生物奧林匹亞選手,總是待在實驗室的形象不同,林晉毅對人文議題有著靈敏的觸角。
郭東穎參加模擬聯合國社團並擔任社長,「我參加模聯有很深刻的感觸是,國家跟國家之間的法律,再上去其實沒有更高的力量可以監督,」他思忖半晌,認真地說,「所以你真的必須要在道德上正確、為了大家好,而不是只為自己國家的利益。」
學術與人文關懷通過考驗,兩人的才藝與娛樂也很有可看性,分別喜歡游泳、音樂、文學等等。
同為哈佛校友會成員,東和鋼鐵董事長侯傑騰表示,「哈佛不要呆板無聊的孩子。」他舉例,美國高中對畢業生會頒發「全校第一名」獎,「這些得獎者集合起來,超過哈佛大一新生,但哈佛新鮮人卻不是由這些學霸組成。」
幸運者的反思 不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訪談過程中,不若一般資優生難免流瀉的傲氣,兩人常常把「幸運」一詞掛在嘴邊。
「我在資訊專業上確實很努力,但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我的家庭環境,這都不是理所當然,」生在書香世家,郭東穎的父母從小帶他去書店看英文書,雖然他的資訊領域多能上網自學,但他深知家庭社經資本的優勢,比多數孩子提供了更豐厚的培養皿。
林晉毅說,雖然他們確實從幼稚園就是公立學校一路讀上來,「但我們兩個都是科學班、數理班,這些特殊班享有的資源就不一樣。」談到就讀麻省理工學院的哥哥,以及教養態度開明又總是無條件支持的父母,林晉毅說,「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幸運。」
「TFT創辦人劉安婷說,唸到普林斯頓大學,像是從小就在搜集餅乾的餅乾怪,後來去偏鄉服務,她才體悟到人生的價值是懂得把餅乾分給別人,」他說。
哈佛校友會會長王煒表示,兩位同學的父母都是知識份子,對孩子的投資一定不一樣,但比起過往美國學校或雙語私立學校背景更雄厚的競爭者,「今年的案例讓我們看到,哈佛在收台灣生的時候,願意開這扇門,只要找到熱情所在、找對方法自學。」
他提醒兩位年輕人,「哈佛會一直觀察你們,好好表現,未來台灣更多來自地方的孩子才有機會。」
南部的林晉毅,就學過程從沒有離開過嘉義;北部的郭東穎,從國小到高中都在住家附近的同一條路上。如今,憑著過人的資質與自學力,他們將要橫渡數萬公里,赴未知的異鄉尋夢。同時,也拓寬台灣學子未來前進國際名校的路。
來自島嶼的祝福,會陪著他們一路往上搜集餅乾,但願到了足夠的那天,這片土地仍是一個值得停駐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