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教育新聞區


學測寫作/摹寫→畫面→細節 讓讀者共感

2017-11-15

作者心中具備「讀者意識」後,必須解決的問題即是:「如何令讀者深刻理解我的想法,經歷我的感受?」循此,鉅細靡遺的告知讀者你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則成為重要的意旨。要令讀者能夠「感同身受」的最好方式即是給他許多「細節」,讓他在這些細節中產生「畫面」(這個畫面可能不是作者心中所設定的畫面),並引起「屬於自己的共鳴」。也就是說,每一個讀者所產生的「共鳴」都可以因其「背景」與「經歷」而形成差異,但也正是此差異,形成文章繽紛的美感。

「細節」如何產生?如同電影情節般,一禎禎的「畫面」完成「細節」,一句句「摹寫」完成「畫面」。因此形成文章思路軸線:「摹寫→畫面→細節」。但我們今天不談基礎「摹寫」,而是透過「摹寫」進階操作,完成一個個畫面,進而達成「文章細節化」的目的。具體細節化可分成三個步驟進行:

(一)概念具體化

寫作素材往往自「概念」而發,諸如:美的、醜的、亮彩的……,形容詞紛飛的文句往往阻礙讀者想像力,如果將這些「概念形容詞」使用「摹寫」加工轉化,則易形成有效敘述。如「從後臺簾子裏面出來了一個男人,穿了一件藍布長衫,長長的臉兒,一臉疙瘩,雙頰彷彿風乾橘皮似的,皺褶且乾癟,形態甚為醜陋。」透過上述衣著、外型、臉頰等「視覺摹寫」句型,將一個男人的「醜陋」概念化為具體,一覽無遺。

(二)抽象情緒具體化

「情緒勃發」是寫作動機,如何將這些動機化成「具象畫面」則成為作者的功力所在。通常我們會使用「摹寫+修辭」,將抽象情緒烘托呈現。如:「這件事令我記憶深刻,如同身上的疤痕一般,不曾被歲月弭平,每當夜深人靜時,總如鬼魅般映在腦海,常令我魂夢驚坐起。」前述「恐懼」情緒透過「疤痕」、「鬼魅」等「譬喻」修辭,將抽象情緒具體描摹出來,令讀者產生類似「畏怕」的情緒。

(三)具體事物意象化

寫作中有些氛圍無法以「單一摹寫」或「簡單譬喻」模擬再現,然可以使用「意象化」進行示現。何謂「意象化」?即是將「具象事物」以「聯想」方式轉化更豐富、更深遠的意趣。並且「聯想內容物」與「原主題」僅部分相似,未有直接關係。如:「秋天的落葉就像沮喪的失業人,垂著頭邁著氣若游絲的步伐,彷彿一個風吹即會隨之墜地,與大地一同腐敗。」以失業人的氛圍形容秋天落葉。然「秋落葉」與「失業人」並無直接關係,僅因類似「沮喪氛圍」而串連,卻令讀者產生畫面感。

無論使用何種「具體化」的技巧,皆是為了將「畫面」完整描繪,有了一個個「畫面」即能拼湊「相關細節」,細節於是在讀者心中發酵,進而產生更豐富的共鳴與內涵,於此才真正算「作者」與「讀者」之間共感交流。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6925/2799729?from=udn-catelistnews_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