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教育新聞區


寫作教室/給高中生的寫作絕招:建立文章好骨架

2017-09-13

立意是文章的靈魂,而取材為其血肉,結構就如同骨架。一個好的題材若沒有適當的骨架做支撐,其內容將無法挺立起來,就像一座坍塌的文字迷宮,使用的文句再如何地精美,讀者也走不進文中的世界,自然無法與作者產生共鳴。
那麼怎樣的文章結構才稱得上是一副好骨架?在書寫知性作文與感性作文時,又該如何布局?以下架構可做為寫作時的錦囊妙計。

知性作文

起 破題立意

承 舉例說明

轉 深入探討

合 總結全文

知性作文著重的是能否用心觀察各種現象,進而提出自己深刻的見解。舉105年的學測作文〈我看歪腰郵筒〉為例。當年有考生以此架構布局:

第一段直接破題立論,說明自己在歪腰郵筒中看見了「台灣百姓對於生活苦中作樂的能力」。第二段舉自己觀察到的社會現象,認為歪腰郵筒的風潮正為新聞媒體報導的陳痾注入新意。第三段更進一步闡述台灣人在覓得生活中的小確幸後又能轉頭灑脫面對世界的不如意,無疑是一種思考境界的提升。末段總結全文:歪腰郵筒最重要的意義便是給予我們勇氣去正視一切瓶頸,而終能親身實踐並坦然以對。全文結構嚴謹,說理明晰,是擲地有聲的佳作。

感性作文

起 蘊釀氛圍

承 情節發展

轉 心情體悟

合 首尾呼應

感性作文則測驗考生是否具備情意、想像等感性的表達能力。因此寫作時,若能運用想像力將抽象的情意寫得具體可感,並從個人經驗中帶出深刻的領悟,定能動人心弦,留下悠揚的餘韻。舉103年的指考作文〈圓一個夢〉為例:

第一段可以情境法入題,先通過背景描寫交代環境、營造主題氛圍。第二段再以幾個精彩畫面勾勒事件,帶出自己在圓夢過程中的挫折與成長。第三段轉入抽象情感,並進一步抒發自己從中獲得的體悟。到了末段則以前後呼應法回應首段的情境、氣氛。如此布局能使人感到文章前後整體一致,結構嚴謹,自然會令讀者印象深刻。

知性作文與感性作文的布局要領各有巧妙不同,若能加以熟練,定能寫出層次分明,脈絡井然的好文章。然而,寫作最忌諱僵化套用,同學們應視情況於兩種架構的基礎上做調整,例如書寫知性作文時,將第三段轉入反例與第二段做正反辨證;或在書寫感性作文時,直接於首段開門見山,點出題旨。總而言之,要能得魚忘筌,針對題目的狀況做各種不同的應變,方能脫去匠氣,展現自我不拘一格的創作思路。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6904/2694136?from=udn-catebreaknews_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