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答考試型的文章,任憑考生思想再如何的廣闊無邊,執筆之手與時間仍有侷限,在篇幅不長的數百字之間,敘述旁枝末節會掩蓋主幹,讀來茫茫不知所宗。唯在下筆前,斫千頭萬緒之榛莽,焚胡思亂想之茅茷,從中撥出一道思路,緊緊扣住此線重點,並貫串全文,布局才會清晰,使主旨凸顯而出。
全篇文章只取一線布局,可使走勢明確,所謂一線,指一個事件、一個人或一項物品自始至終扮演作品的核心,而文章的發展就是敘寫此核心及其密切相關的材料變化。觀歷來大學學測與指考題目,最大宗易發揮的主題就是寫事件,即使有的題面似乎偏向論說,但投入其中的論述,取事例以具體深化亦是常態所見。
以104年學測〈獨享〉為例,有以「海邊獨處」一事為主軸者,首段先由暖陽西下,作者獨處於海邊的情境切入;次段談古代文人、藝術家因享受獨處而成就曠世巨作之例子;第三段回歸作者自身,敘寫開始享受獨步至傍晚海岸邊自處的經過、體會;最末段寫夜闌人靜、暗空閃爍熠熠星光能滌除煩憂的獨享生活,以此作收。全文主線可視為作者傍晚獨自觀海的過程,首末段同為一事,而以天色變化推展,首尾連貫。
第九屆聯合盃作文大賽嘉義區第一名〈多餘的時光〉,則以上下學搭公車的車程為主線,寫平凡茫茫的生活中,別有的一番思考,發現面對生活的振奮態度。結構安排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