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旨是出題者對寫作者的主題限制,在此限制內,即使我們能按題目旨趣作盡可能的聯想,仍會被歸限在一定的範圍。通常,我們看到題目,第一直覺所產生的聯想,往往有很大的機率,與他人的聯想是一樣的,原因也許在於生活的社會氛圍、生命經驗、求學環境、知識體系相似,受其所囿,也可能是因為對題目的挖掘不深、觸發不廣,日常事件的感受不夠細膩,乃甚至是未嘗仔細體察生活中的每一細節。
所以我們常說,「寫作」除了是文字的技藝與鍛鍊,更是檢索、體察自我生命狀態的最佳工具;是與外在世界的交涉,亦是自我心聲的表露。既然如此,洗鍊、昇華,重新詮釋我們私有的日常經驗,便是加強其特殊性的重點,我們該如何使自己寫出的文章具有特殊性又不至於離題,除了妥善取材與審題外,選擇不同以往的切入角度、結構布局和詮釋方法,亦會使我們的文章讀來更具新意。
旁敲側擊,正言若反
針對題旨,除了深化、拓展之外,是否還有什麼其他的方式可以操作?其實每一個事件、物象,其性質絕對不會只有一種,例如「火」我們直覺想到「炙熱」、「光芒」,再由此進一步引申出「熱情」、「希望」等意義,這就構成了一種我們對於「火」的既定印象,然而,「火」有沒有可能象徵著「壓迫」或「毀滅」?我們能不能以「寒冷」、「孤獨」來詮釋「火」?當我們自認為這樣的說法不夠合理或可能有所矛盾的時候,只要好好的籌畫與操作,這種矛盾,其實正是刺激讀者對這篇文章產生好奇心的來源。
是故,當物體本身的性質與解釋產生矛盾時,正是我們得以大力詮釋之處,善用矛盾、對立的思考方式,能使我們的文章下筆前便已獲得某種特殊性與張力,不僅幫助我們跳脫既往的思考模式,也避開我們面對同一題目直覺使用的老舊套路。例如「河流」(91年學測補考),除了「河水」、「流動」、「沁涼」等相關聯想之外,能不能從「乾涸」、「停滯」下手,或用「龜裂的泥塊」、「屹立的巨石」、「飄盪的枯枝」去旁敲側擊?
即使考場作文通常有潛在的要求,希望文章以思想純正(樂觀進取、博愛寬容、理性公義)為主,然而這不妨礙我們從反面取材,只要運用得好,從結構布局中安排轉折、翻新旨意、獲得啟示與昇華,文章不只可合乎思想純正的要求,同時也增加了精彩性與可讀性,惟以上介紹的幾種方法,平日便得多加思索與操作,才不至在考前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