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基本學力,本學期開始,教育部將推動國中小補考制度,原本國中小學生在七大學習領域中,只要三領域及格就能畢業,新制改為至少四領域及格才能畢業,且每學期有四領域以上不及格者,都要參加補救教學及補考,小一生也不例外。新制從今年國三生、及小三以下的學生開始適用,即目前所有國中生及小一到小三生都適用。
目前國中小畢業生領畢業證書門檻包括三大項:上課總出席率至少達三分之二、獎懲未滿三大過,及學習領域成績要達到標準。學習領域又包括語文、健康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等七大領域。
三年前配合推動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教育部為穩住國中小學生的學力品質,修訂「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規定七大學習領域中,至少要有四大領域總平均成績達丙等(六十分)以上,才能領畢業證書,從當年入學新生開始適用。
但外界擔心,國中小學生畢業門檻若從三領域提高到四領域,門檻變高,畢業就更難,反而增加學生壓力。教育部因此設計「補考制度」,讓學生「考到及格為止」。
原本國中小的補考制度由各縣市自訂,新學期起全國統一,對於沒達標的學生,教育部要求國中小設立預警制度,每學期都監控學習狀況,適時補救教學和補考。
教育部國教署國中小組長許麗娟說,為幫助學生順利拿到畢業證書,每學期都要預警,因此新增國中小學生每學期四領域以上成績若不及格,就要接受補救教學,然後再補考,再從原始成績或補考成績「擇優採計」。
許麗娟說,畢業門檻提高至四領域,不至於讓學生難畢業,因為七大領域中不全都是學科成績,還有許多生活化學習,家長和學生不需過度焦慮。
許麗娟還強調,國中小是義務教育,沒有留級制度,即使拿不到畢業證書,也不會影響升國中或考高中職,補考制度只是督促學生不要荒廢學力,補考時間也會在寒暑假進行。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